姜玲
浙江
校长基本信息
江山市峡口小学
浙江 衢州市 江山市 峡口镇
1977年
汉族
高级
中心小学
6年
自述材料

从破旧小学校离开又被推荐到破旧的大学校 一、历练期(1999—2014年):努力是为了逃离破旧的小学校 本人1995年衢州师范毕业后,分配在又小又破的一共只有6个班的乡村完全小学教书。一直在城市长大上学,突然间来到完全陌生的农村,从一开始的抗拒不接受到坚定的开始努力,当时的目标就是:我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考入城区学校。(因为以前的村小没有保安,一到晚上我们就没有安全感,小偷经常会翻围墙“光顾”学校,不是把老师的门踢个洞,就是趁老师不在把房间翻个底朝天。每个晚上睡觉时,我都要用重重的桌子把房门堵住才能安心睡个安稳觉。)于是在那昏暗狭小的教室里,面对五十多位学生一个人上课从早到晚,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全包中,任教的学科成绩也很不错;在教室地面坑坑洼洼、操场破烂不堪的环境中,依然给山里娃带去了充分的自信和快乐。同时自己也成了学校的宝贝,样样比赛都能被学校推到镇中心…… 4年后,通过严格的进城考试在1999年进入当时城区最好的市属学校——江山实验小学,一直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2002年组织全班学生把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的小练笔集在一起自编了一本作文小册子,被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江山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何蔚萍发现后,欣然写序。曾被《小学生学习报》和《衢州晚报》评为学生习作优秀辅导老师,多次获得浙江省文学之星优秀园丁奖。2007年通过竞聘担任了学校中层,曾经在实验小学教导处、教科室、学生发展中心、大队部、教师发展中心等多个中层岗位历练过。在实小首开“九思”师训论坛7年,负责相关课题获浙江省一等奖,个人获得衢州市教科研先进、衢州管理岗位先进、衢州市“百优”班主任、江山市“十佳”班主任。学校也获评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等。 二、适应期(2015-2016年):努力是为了成为有温度“明”师 本人2014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江山市教育局提拔到城区规模最大的办学只有二十几年的江山市城南小学担任副校长,从当时城区最好的百年市属小学突然到属于虎山学区的新环境,尽管分管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安全、德育、师训、教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点杂(相当于2个副校级工作量),但还是在一线课堂认真教学。当年同一年的老师的孩子全部自愿要放在我所带的班里,这也是很反常的。按常规大家都惧怕把孩子放在校级领导班里,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于是 开始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课堂上与孩子共读,是学生的“小朋友”;课堂外引领家长和孩子携手前行,是家长的“老朋友”。每一学年孩子们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班级的“手掌书”——《我们的日得集》……学生、家长与她每天都在生命拔节中见证奇迹地发生,我成为了家长眼中有温度的“明”师。 2015年10月她把从教经历结集成21万字的《最美的相遇》一书,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当时该书是教师进修学校给全市新教师培训必读书目之一,其事迹被《今日江山》等媒体报道。江山最早引领团队把“首遇责任制”与师德师风考核相结合的安全治理尝试进校园,撰写的相关论文发表于《衢州教育》,《走心培训 立师之德》获江山市管理类论文评比一等奖。由江山市教育局推荐参加衢州市委党校优秀中青年骨干班提升培训一个月后, 加入特级教师沈莉所带的团队,成为浙江省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参与工作室所承建的微课程被浙江省教育厅录用。2016年9月由衢州市教育局推荐参加全国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实操培训后,引领学校课程团队帮助汪丹丹和康章芳老师在江山市中小学安全课堂比赛前磨课,结果连续两届都获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优秀平安学校。个人也荣获江山市“十佳”校园安全工作者。 三、成长期(2016—2018年):努力是为传播向善的正能量 本人在城南小学近三年负责的每周一国旗下520“点赞台”演讲播报成为师生每周开启“未来”最期待的事情。因为主角都是真实的身边榜样,摒弃以往说教式的语言,通过以小见大的故事形式来引领,促使师生去发现爱、释放爱,增强对学校和身边人的认同感。从点赞教职员工到班级学生到家长……一个个可亲可敬的榜样,像蒲公英的种子,传播和释放向善的正能量。当一个个榜样影响到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群人时,使原本一个人心涣散,正在走下坡路的学校开始迸发出冲劲,因而吸引了《浙江教育报》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学校课题《依托520校本研修模式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获浙江省三等奖,江山市一等奖。带领团队创建了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江山市首个)。(当时学校校长被江山市教育局派浙江省教育厅挂职锻炼去了)。2017年,本人由江山市教育局推荐作为江山首个访问学者完成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奖学金项目——新加坡中小学教学改革留学研修班,研修事迹被《衢州日报》大篇幅报道。本人也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衢州市少先队先进工作者。在城南小学成立“520”课程研发团队,编写了《德育工作指南》和《孝娃成长手册》,在江山市各类德育推进会上多次作520课程推广讲座。 2016年“520” 课程获江山市教育创新奖,并在全市分管校长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2018年度以520智慧教育为主题的校本培训项目,被评为江山市“十佳校本研修项目”。课题《依托520课程开发校本德育资源的实践与研究》荣获衢州市二等奖。《“520”孝娃成长课程》荣获衢州市“五五一二”品牌德育项目。个人也荣获衢州市教改之星、江山市名师。 四、开创期(2018—2019年):努力是为了一份坚定的承诺 本人2018年经江山市教育局党委组织考察推荐到农村大规模薄弱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江山市教育局还允许校长带城区两位中层一起下乡,这两位中层提拔为农村学校的副校长。(其中一位已经30岁未婚,当时朋友们都劝她不要下乡,因为太远又太忙与外界接触少,会害自己嫁不出去!)当时,我们还曾坚定地向上级领导承诺:一定会好好干,实现更多可能性!让生活过得更精彩!可一进30多个班级的老校我们就“吓傻”了,也终于明白我们的家属都强烈不同意我们到峡口的原因,也知道了江山市教育局相关领导曾经“请”了至少5位都不愿进山区小学当校长的原因。因为眼前的学校完全不是局党委找我们谈话时所说的“只要半个小时就到了,是一所全新的学校!那儿是一张白纸,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老百姓和老师很纯朴的!”当时,我好像又回到了20几年前我曾拼命想离开的破旧学校——教室地面依然坑坑洼洼,窗台上积满黑黑的污垢;操场依然破烂不堪,可供学生玩耍的器材一样也没有,要是稍有不慎都会摔上一跤;厕所是外面下大雨,里面都会下起小雨。 更惊呆我们的是一开学所看到的上千名师生,几乎没有一个敢自信地扬起笑脸与你大声地打个招呼,每逢我们引领客人进校园时,学校有些领导还要“躲”起来。看到的所谓“新学校”还在建设中。(2015年开始规划建设新校园,2017年开始动工,老校园最新的房子都是20年前建的。)就这样几乎每天我们都会走进去一趟,回来时满脚都是泥巴。而村民更不是领导说的纯朴:新学校在架设水管的过程中,把村民种在新校门口的菜压倒了,几个彪悍的村民就联合在一起在老校园门口一连骂了我们一个星期…… 曾经村民进老校园就像进菜场一样随便,我去厕所5分钟回到办公室就会撞上完全陌生的人向你推销产品;曾经一个月接过家长投诉12起,家长冲进学校打老师有多起;曾经有老教师在教师大会上拍桌大骂中层领导,有一位经常给校长发短信说自己是诺贝尔奖1号得主的老教师患精神病已请假在家6年;曾经的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无法正常开课,因为老师不够,就出现语文老师同时要教英语或科学,美术老师教语文,体育老师教数学;曾经的校园里7点10分半数以上已经到来的学生不是在教室玩,就是在操场上玩泥巴,据住学校边上的老百姓反馈已多年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曾经每周的升旗仪式及每天的大课间集会学生毫无印象,偶尔的集会老教师就是聚在一起聊天,还有班主任是窝在班里队伍都不带;曾经中午午休一个小时时间,教室里找不到一位主负责监管老师;曾经放学时间,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出校门下班了,而学生出事时,校长几乎找不到一位可以搭把手帮忙的老师和后勤师傅;曾经有在附近区域多年前当过高中校长的老领导告诉我们以前学校里的老师不批改作业,让学生“自生自灭”,所以他们的老师都强烈要求校长帮忙把孩子转学到江山实验小学读书;曾经有青年教师公然在微信朋友圈侮辱江山交警,而差点被拘留;曾经有代课老师进校上了两天课就在半夜跑了,原因是没看过农村学校一个班有这么多学生,加上有很多留守儿童,实在难教!来之前,还以为一个教室只有十几二十几个学生…… 峡口镇政府的宣传委员在迎接会上说,他在峡口工作了十多年,从没见过市级名师放弃城区安稳的工作,而且农村的教育工作要从无到有是很有阻力的,这样自愿到那么远的山区来当校长天天吃苦吹“大风”,肯为农村儿童带来梦想和希望的人,大家都会支持!后来,共事的原王村小学老校长毛达宗老师说:从城里到农村,从实力雄厚的城南小学到刚要搬迁新校区的峡口小学,从每天都能与家人团聚到每周才能与家人团聚一次,从双休日亲朋好友享乐的客厅到学校校务会议厅,充分说明她是具有教育情怀的人。她点燃了“三把火”。第一把火点燃了自己。她带着“火气”全身心投入到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第二把火点燃了老师。她处处率先垂范,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访慰问教职工、指导年轻教师。150多名教职员工,近2000多名学生,这样一大家庭的大锅水给她烧开了。第三把火点燃了校园。盖几座房子容易,校园文化建设不容易,现在的新校园已成为衢州的亮点。 五、突破期(2020-2021年):努力是为了改变破旧落后的老学校 2018年以前,学校面临着质量、声誉等方面的危机,人心不稳、人浮于事的情况非常严重。学校本部是江山市内一所默默无闻的由多个小学合并而成的百年老学校,没有系统的文化建设,校园环境破旧,硬件设施落后。老师们都住在学生宿舍,住宿条件还是停留在20年前,有一半的老师一周都住校。(周日下午到校,周五下午回家。)大部分老教师等着退休了,个别稍年长点的青年教师不会专注于个人专业提升,但一有评优评先的机会就想“抢”,涉及个人利益就百分之百要计较,特别是孩子要上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就成天想调到离家近的学校。因为老师自己的孩子都放在城里读书,一至四年级的教学成绩在区域内全部垫底,本部的学生成绩远远不如下辖的峡口第二小学和地山岗小学,每学期都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把孩子转入城区收费很高的民办学校就读。家长反馈在上午上课时间都会看到老师结伴逛街赶圩,傍晚到夜市散步的老师就更多了。曾在某次5月份的校长大会上江山市教育局局长批评说,“峡口小学的老师已经有5人找市领导帮忙,要求8月调动!请校长回校好好教育!” 现在的峡小以贴近乡村的丰富多彩活动声名远播,成为市区内的一匹黑马,其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广泛的认可,焕然一新的校园也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峡风福娃”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江山教育的金名片。在一所基础薄弱的山区学校,这样奇迹般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打开门来宣传好,走访请进,开发资源实现共赢;持证上岗,家校联盟协作共进;辐射影响,让爱心人士回乡乐助娃。两步走抓好学校对外形象:一是把学校老师学生的闪光点在“开发”的基础上“做精彩”,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二是把上级交代的重要任务在“做完”的基础上认真“做到位”,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我们关起门来练好功,两步走抓好学校内部管理:一是把原校长手头的重要事情在“做完”的基础上“做细致”,提高老师的认可度。二是把学校安全与德育、师训相结合在“做完”的基础上“做有趣”,提高老师的幸福感。我们用教研领航教师快速成长,深化“校长体验团”机制运行,首创“风之行”校本教研,获江山市教育系统改革创新项目奖,本人个人专著《校长日记》正式出版。我们开发课程让身边一切都成为乡村教育的资源,《小福娃 乐淘淘》《小福娃 自理强》都获衢州义务教育阶段精品课程,真正让教育贴近乡村,让孩子学会生活。 我们用“底线+榜样”的520项目管理方式,让优秀的教师、学生、家长、后勤、村民个体成为学校叙事中的主角,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积淀独特的校园记忆,让农村儿童享受到和城区学校一样的硬件资源。近3年,我校德育成果显著:获评全国优秀儿童之家(江山首个)、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江山农村首个)、浙江省近视防控特色学校(江山农村首个)、浙江省青少年门球锦标赛团体金奖、浙江省门球体育道德风尚奖、衢州市首批近视防控示范校(江山农村首个)、衢州市群体师德创优达标先进单位、衢州市“五好”学校关工委、衢州市平安单位、衢州市“脑力无极限”数独红领巾示范社团,衢州市“脑力无极限”24点红领巾示范社团,衢州市优秀小记者站、江山市教育系统十佳德育品牌学校、江山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江山市第一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江山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江山市文明校园、江山市关爱儿童之家先进单位、江山市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江山市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江山市学校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一等奖、江山市山海协作、东西部合作先进集体、江山市2019年中小学教师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小学语文、科学、英语、音乐、美术团队全获优胜奖。 峡口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说,以前每年都有20个以上学生早早报名想去城区读书。近两年没有一位学生去城区了。下辖两个学校的学生每个学期都有家长委托当地的村书记要求转学到本部,其中地山岗小学已连续两年没有一年级了。本部峡口小学一年级以前我们只排5个班,2021年6月进行摸排,目前按6个班计算,每个班学生数都会突破40人。其他年级还有从城区学校要转学回来的学生家长也早早在打听,我们还愿意接收吗。《衢州日报》的记者曾白天在校园里转了3个多小时后,激动地说,捂着肚子上厕所的学生,都不忘记45度鞠躬问好,足以证明教育的力量是美好的!晚上媒体上就有了通讯稿《江山这所农村小学不得了!》。记者说我们为江山教育树立了标杆。中国科普馆资源管理部,浙江省科技馆、科协,衢州市科协等领导曾到校调研,专家说:“走过四五十所学校,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农村学校。”本人经江山市教育局推荐成为衢州市唯一在浙江省教育厅的“教育之江”、浙江日报等官方“三八”节活动中与全省女校长一起描绘眼中的教育。主讲的《峡风福娃点亮田野中的学校》等专题讲座,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资源库,用于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学习。曾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邀请为安徽省国培项目作校园文化建设的培训,浙江开化、四川沐川等教育部门都邀请为校长作系统文化创建培训。2020年底江山市教育局组织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两辆大巴车载着教育局全体机关干部、全市中小学校长进校参会。对于学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许杰教授评价——峡口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确实做得好,在全国来说都是典范,尤其是在较远的农村,搬进去才一年多,就打造得让全江山的中小学校长都进校参观学习,这在全中国都不多,真的很不容易!

您已经点赞过了,不能再点赞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