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彬
辽宁
校长基本信息
朝阳县波罗赤镇中心小学
辽宁 朝阳市 朝阳县 波罗赤镇
1971年
汉族
高级
中心小学
12年
自述材料

一、奇葩的教育之缘 小时候,家里很穷,自从懂事起,我就特别崇拜一天书未读的妈妈,虽然她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却能操持家的全部,家虽穷但过得比较踏实和安稳。而满腹诗书的父亲在我呀呀学语时起,讲给我大量的经典故事,用以充实和启蒙我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我也特别的崇拜父亲,但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满腹诗书的父亲,竟然不能给家庭的生计带来更大的帮助,每天完全就是在妈妈的指挥下进行劳动的“书呆子”,而且劳动的成效并不高。所以我的性格也是愈发的叛逆,知识多有什么用,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可能是这种思想也决定了我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一直靠后。 小学升初中的时候,班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未考入初中,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一周后,家里托关系让我进入初中就读。一学期下来,我的代数成绩仅为27分、英语8分(均为百分制)。初二换了一位数学老师,我听他的课感觉特别的生动,尤其是几何,新接触的学科,学起来比代数也更容易些,这个对差等生不怎么嫌弃的老师让我产生了好感,还让我崇拜的是这个干瘦的小个子老师三分篮投的特别准,我们观看教工比赛的时候,他那一双高腰的白色回力鞋,常常画出梦幻的舞步。初二下学期的时候进行数学竞赛,我试探着问数学老师我能参加吗?他微笑着非常肯定的回答:能呀!能呀,欢迎你!就在那种长期处于差等生状态的忐忑之中我参加了数学竞赛。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因为不明白一道题的要求而询问监考老师,那个高大白净的监考老师用手指点着我的试卷说:就这样的题都不理解,还来参加数学竞赛呢?羞的我当时如果水泥地上有个缝隙都恨不得钻进去。数学竞赛揭榜那天,在学校西面的黑板报上,我的名字竟然和另一名同学并列第十(老师原来说取年部前八名)位居最后,但这种破天荒的激励和振奋,让我的数学成绩在初三竟然提升到有考满分的机会。所以说今天做教师的我常常思考,人和人之间先天的智商差别的确是有,但不是太大,而后天的努力特别是每个人内动力的产生,犹为关键。当然这些,对于我们作为父母和教师来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但幸运并没有一直垂青于我,初三中考,我连续参加了4次。也就说念了4个初三。前三次因为我的梦想就是考一个中专,加上自己不是教师子女,享受不到加10分的优惠政策。结果前三次的中考曲折而艰难,均以失败而告终。第4次,背水一战报考了中师。其结果也是仅仅以一个“委培生”而录取。从此也就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其实读了4个初三完全是书呆子爸爸执意的“功劳”,而最终选择了教师的行业,也算是随了他的心愿。 其实父亲当年在初中毕业的时候考取了沈阳艺术师范,邮寄到公社的通知书却因家里成分不好而取消了爸爸的录取资格,我的爷爷奶奶都是教师,在父亲这一代没能承接下来,而我做了教师父亲分外的高兴。所以在坎坎坷坷、跌跌撞撞的童年以至于现在,父亲是影响我最大的人,经历了一个从崇拜到鄙视再到崇拜的曲折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变得日益成熟。无论是他的长处还是短板,他都成为我人生成长的参照标杆。他无论是热爱读书的习惯,还是对自己的画画爱好从未放弃的毅力,让长大成人的我由衷的敬佩。从家庭和父母身上也让我知晓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简单的体力劳动,改变的只是当下,而读书改变的却是未来。当下重要,但未来更重要。而无论是母亲和父亲,都是同样的伟大。 二、初为人师 锋芒小露 1993年暑期,在杨树湾乡河西小学任五年级班主任,执教除体育、音乐以外的全部学科。这是一个每个学生都有外号、全校班风最差、成绩当时在全乡八个平行班里倒数第一的班级。这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来绝对是一个高难度的考验。首先我并没有急于改变他们,而是和他们玩在了一起,孩子们对我有了向心力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和我学在了一起。经过两年的努力,该班级毕业检测总成绩在全乡名列第一。至今让我难忘的是六年级毕业的下学期, 也就是95年5月份由于我母亲脑瘤手术,我在中心医院护理了42天,班级28个孩子完全在班长与学委的组织下,自行学完了剩余的课程。待我回到学校后,略加点拨便开始复习了,毕业检测的成绩依旧获得了全乡第一的好成绩。98年乡初中150多名考生升入县重点高中6人,其中有5人是我小学执教的那个班级的孩子。而至今我对他们进行回访的时候,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他们的身上自立自强的意识。要高于其他班级的孩子。 在走上讲台的十年里,看到的和经历的与读师范时的梦想互相博弈,现实和梦想的差距让我重新思考工作应该怎么做,梦想如何去追寻。由最初的换一个学校换一任校长是不是会更好的念头,到最后“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破灭。自己完全接受不了不负责任或责任心不强的校长管理模式。身边那种任其而为的教育状态激发了我“自己做一个校长会如何?”的念头。2006年我竞聘上了一所小学的校长。 三、校长的担当——用阅读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 从2006年起,我在一所小学校任了12年校长。12年的光阴让我见证了一所小学从薄弱到特色的发展历程。如果把这十二年分为两个阶段,就是薄弱阶段的改善与书香校园阶段的创建。 初始这是一所名不经传的村小,规模小、学生少、流失多是这所学校的主要“特色”。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我把搁置了多年的校田地与工程园都开发起来,这些荒芜了多年的土地在师生们的汗水的浇灌下都有了收益;同时利用各种机会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由初期对教育的关注逐步走上了“共建”:县交警三中队为学校捐献了一套音响器材,修建了一座标准的水泥篮球场地;矿山机械厂为教师更换了办公桌椅;到了教师节,村里领导把教师请进饭店表示祝贺……校园有了生气,教师有了干劲,学校的发展逐渐有了起色。 2007年4月,在朝阳市信息技术应用年的大背景下,我校以捐款与借款相结合的方式,自筹资金五万元,谱写了“远程教育数字班班通”的硬件架设的大文章,创设了朝阳县远程教育第一校、开辟了朝阳市农村小学“数字班班通”的先河,并在同年底,又创下了教师无纸化的办公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几乎每节课都能用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每周星期五下午都能看上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2008年暑假,全镇四校合一,学校有食堂没有餐厅。我便发动教师集资六万元,利用十天的时间建起了一座整洁漂亮的钢构餐厅,解决了400名师生无处就餐的难题。我给教师的待遇是三年内就餐免费。餐厅由学校管理,三年后,用食堂的结余资金顺利的还清了教师的集资;还把学校闲置的附属房改造成太阳能浴池对外经营,洗澡教师免费、学生半价,不仅解决了师生洗澡的难题,学校还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用明天的钱、社会的钱、大家的钱来办今天的教育;多渠道开发资源,以经营获取更高的效益,是学校改薄的主要之路。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学校始终围绕读书来开展工作。我们在校园内播撒读书的种子,强化阅读的理念,营造阅读的氛围,构建阅读的课程,开展阅读的活动,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我们让“书香校园”的创建在根植于学校课堂改革与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历经了一个科学、自然的成长过程,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打造书香校园,从校长做起,我用行动去引领教师,教师用行动去影响学生;校园里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读书的身影,就连每天就寝前,住宿生都有一个40分钟的阅读时间,把读书实实在在的当成习惯,不浮躁,不作秀,默默的去积累,因为我相信书读多了,自然就会嗅到幸福的味道。我觉得这就是学校该有的样子,最美的风景线。 从2013年起,学校连续三年先后获得了县、市、省教育先进集体。一所普通农村小学能够让琴棋书画与教学相得益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镇小学的集中办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保证了生源的稳定,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2018年8月,我调任到了一所新的学校。这是一个偏僻的大乡镇,全镇共有5所学校。在国家全面改薄的基础上,学校的办学条件都得到了保证,而差的是师资匮乏和缺少城市丰富的课外教育资源,与家长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造成了学生严重流失。 我反复地思考,有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让 “包班制”的乡村教师焕发青春;有没有一种育人之道,让这些剩下的农村娃子变得更加聪慧;有没有一种教育方式,让没有各种特长班的农村教育却能充满生命力。终于在钱理群教授对于教育的理解中找到了答案: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与爱读书的老师领着孩子一起读书。我坚定了信念:如果有,那就是阅读。阅读是成本最低的素质教育,也是效果最好的素质教育。我便与教师一起为学校量身定制了“以读立校 以思启智 以写育人”的办学理念。 阅读的培养首先从改变教师与家长开始:将教师培训开在寒暑假、星期天,将家长会开到校园班级、田间地头,明确 “为什么读”;我们引进了从学前小班到六年级的分级阅读体系,解决了“读什么”的难题;我们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将图书馆全天对外开放,建起了几百人的家长阅读群,每天晚上要进行1个多小时的互动指导,着力去解决“怎样读”的困惑。其次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我们不仅提出了“在阅读中遇见最好的自己”口号,还让图书馆成为校园中最安全、最温暖、最舒适、最美丽的地方。在轻柔的音乐中,学生或坐、或侧、或躺、或卧,尽情享受书香的浸润;而教师则还会特享到一杯咖啡,驱走工作的疲惫,畅游书海。最后,我们在评价机制上出实招:以“成绩+阅读量+特长”去评价学生、考核教师,坚决改变过去“唯分数论”的帽子;为学生免费发放阅读存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积分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评选出百名阅读小明星、进行化石公园一日行研学活动,点燃学生读书的热情。 阅读路上,很艰难,但我们有快乐;阅读路上,有迷茫,但我们有收获:一年中有九位教师在外刊发表作品,实现了我校近五年内零的突破;一年中我们应用“作文评价数据单”,以写促读,学生作文整体有了起色;一年中更为可贵的是,我们用自律与努力形成了“读书健身 担当感恩”的校风。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如果说我校今年教学质量监测成绩由过去全县连续两年落后到今年有所提升,就说我们的阅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认为目光则过于短浅。首先我想到的是学生是否正在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次我想到的是我们今天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与这个时代的需要相契合,更希望当国家需要的时候还能有“听到九一八枪声则拍案而起,握着文史各百分而物理只有五分的成绩单,只为中国制造飞机大炮而选择了物理系的热血男儿钱伟长”的再现。最后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钱学森之问”能否在我们这一代70后教育工作者的岗位上实现。 这一份责任与担当让我面对成绩还是不断地思考:如果说教育的根在阅读,那么阅读的根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在18年末我将“全教会精神”为全镇各小学的家长、师生做了6场宣讲会;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带着这个疑问,我对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第十次的重读。这一次读到“从教学角度讲,所谓的阅读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讲的‘自能读书’——自己能够读懂教材。当然这个阅读可能是个反复多次的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材的难度而定。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必须以听讲为基础走向阅读为基础,这是其一。其二,从教师角度讲,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内容,坚决不讲、不教,教师讲的、教的必须是学生读不懂的知识。知识是自己学会的还是教师教会的,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豁然开朗:这一段话有三个重点:1、阅读能力就是自己能够读懂教材,阐明了“读教材”是学校阅读培养的“落脚点”。2、课堂教学必须以听讲为基础走向阅读为基础,决定了“优化教学方式”要从“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3、知识是自己学会的还是教师教会的,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充分的诠释了“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两种教学结果的不同。 而具体如何开展先学后教与在“先学”中“读教材”,我先是在《辽宁教育》发表了《让“先学后教”中的“先学”成为“阅读”的落脚点》一文,作为理论的支撑。同时暑假前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给每位教师200元假期购书的福利,当然《核心素养导向的的课堂教学》是标配,为什么读这本书,当老师读懂的时候,知道是核心素养导向的的课堂教学需要“先学后教”,而不是校长为了博眼球去推行“先学后教”。最后为了开学能够保证各学科实施“先学后教”模式试点教学,假期我们还成立了9人课改小组,组成了学习共同体,进行深度研学,制定学科实施计划。 尽管目前我们的做法还很稚嫩,但我坚信当阅读教材成为“先学后教”中的主角,而“先学后教”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流,那么我们教育的春天就近了!而到那时,乡村教育火热的“背井离乡”现状不但得到缓解,还会让曾经让鸟语花香的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所以做有根的的教育,用阅读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应是改变乡村教育未来的主要方式。 学校实施“以读立校” 三年来,不仅教学质量连续提升,更为可贵的是,阅读已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每个人都努力在阅读中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总结形成的“阅读+”课程改革模式荣登2021年《中国教师报》第833期课改专栏版面。 能用15年的时间坚持做一件事,不仅需要村小校长的抉择和情怀,更需要教师团队的坚守。 四、对教育的思考 2021年4月中旬去杭州学习,对教育有一个全盘的重新的思考。 《阅读的力量》 4月中旬我到杭州学习,也许是走得急,也许是北方人第1次去杭州的兴奋,竟然让背包里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书。每次外出,借旅途中的时光读一两本书已成习惯,而这次更多的则是思考:阅读究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细细数来,除了中考作文跑题尴尬之外,就如呼吸、吃饭一样平常,但又像空气与食品一样重要,不离不弃近50年的陪伴,为走过的人生阶段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和能量。 1、 童年的陪伴与成长 从儿时记事起,刘兰芳的评书是我阅读的启蒙,后来看《岳飞传》、《杨家将》等小人书时特别的亲切。小人书算是我们70后的“绘本”吧,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是我们这些山里娃子插上理想翅膀和打好精神底色重要读物。那时在我们眼里,谁家要有一大箱子小人书,就是村里的富户。《花枝俏》、《枯木逢春》、《望娘滩》、《红牡丹》、《黑三角》、《渡江侦察记》、《鸡毛信》等一些书名至今都朗朗上口。那些单调抽象的黑白画面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情节还是色彩,好人还是坏蛋,都成了我们儿时津津乐道或笔诛口伐的话题。记忆中的小伙伴们没有不爱看小人书的,这种天然的阅读培养应是我们那一代人最大的幸事。那时我遇到喜欢的小人书,读完一遍总想据为己有,为此我常到舅舅家去“偷书”,而我家的书却总不见多,后来才知道因为同样有姑姑家的表弟从我家“偷书”。每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我和表弟都认同是阅读给了我们儿时成长的光亮和梦想。 2、 青年的向上与担当 表弟与我同龄,我不过大他三个月而已。但表弟却比我聪明许多。他是直接考的县重点初中,而我却连乡普通初中都没考上。最终我在初中考取了师范的委培生,表弟在高中考取了一所本科师范的委培生。命运是那么的不同,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可喜的是我们都没有颓废,就像两颗野花在不同的角落里竞相成长。表弟凭借自己的努力留校任教、读研,最终竟然考取了文学博士,成了一所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坎坷的经历、拼搏的精神让他成了亲友圈里的骄傲。 师范三年受个人颜值和家庭条件的限制,我几乎所有的课后时间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度过的,因为文学爱好成本低,也就成了我唯一的选择。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有用的还是没用的,总之三年里读了很多书目。至今都认为那是我人生中最系统、最丰厚的一次储备。在书籍里能读到不同的人生、信仰和抉择;不同人性的丑陋与善良、奸诈与憨厚;不同朝代的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人生渐渐地变得宽阔、丰润,让我从自闭和狭隘中走出,成为一名阳光坦荡的教师。尽管1993年我初登讲台时仍还背负着2000元未还清的委培学费,尽管那时每月只能拿到不足200元还不能及时发放的工资,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成为一名学生和家长喜欢的教师。 1995年的春天生活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母亲被查出脑瘤,需要1万元的手术费用。走遍亲属家借到了6000元,最后我又以4分钱的利息借了4000元的高利贷。我在医院护理母亲42天,所带的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独立完成了这个期间的全部教学任务(学校给配备代课教师,被学生谢绝了)。我从医院回来对课程进行了简单的复习便开始迎接毕业考试,结果班级成绩名列全乡8个毕业班第1名。当我最后一次把学生送出校园,感觉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独自在校园里哭了很久……为学生优异出色的回报,为自己救回母亲的担当。现在细想起来,那是一种何等力量的传承?让一个身背债务的穷小子竟然敢去借4分钱的高利贷,让全乡八个班最后一名的五年级在短短两年内竟蜕变成毕业班的第1名?如果从我这里找源头,归功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母委实有些牵强,应该还是阅读的力量。这种力量改变了我,我传递给了学生,也许这应该是教育最佳的效果。 3、 中年的豁达与成熟 阅读不仅使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还助推我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校长。从2006年我初任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乡村小学条件落后,经费短缺。但我用手中这支笔唤醒师生的成长,为学校描绘未来的发展愿景,写信寻求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曾经给教育局长、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领导写过多封信件)。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校始终围绕读书一件事儿来开展工作。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薄弱小学不仅发展成为市县级名校,还被评为辽宁省教育先进集体和国家级荣誉称号。 成绩的取得也让我变得膨胀和浮躁。2018年我被调任一所更偏僻的乡村小学,名利的困扰让我变得郁闷、彷徨和绝望。我努力试图走出那个危险的自我,先是读了《曾国藩》,接着又读了《苏东坡》,而且一下子喜欢得着了魔,接连读了几个不同版本的《苏东坡》。苏东坡人生的豁达和乐观为我的中年带来很多的启迪。 在这个5G的时代,我将自己的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我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反思、总结。为学校量身定制“以读立校,以思启智,以写育人。”办学理念。开发的“阅读+”课程体系实施三年来对乡村教育的改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荣登《中国教师报》第833期课改研究版面;同时还写出了有关怎样做好薄弱学校的校长、校本课程构建、评价机制改革等近10篇有质量的文章在省和国家级刊物发表。 如果说阅读为我的童年插上了理想的翅膀,那么在青年让我从自闭走向阳光,而在中年则让我从名利场走向终身成长,每一次何尝不都是对生命的救赎。如果谈及未来,真心希望阅读陪伴着自己优雅的老去。 在杭州学习期间,我乘车走过钱塘江大桥。除了惋惜不是观潮的季节,还让我想起了2016年跳入钱塘江的浙大在读博士侯京京,不知道阳光帅气的男孩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但遗书结尾一句“走了,各位,勿念。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我常常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让高考这座“独木桥”两边那么多的学生都不幸福,面对生活中突发地一点问题,以至于生命都轻于鸿毛。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坎坷、磨难或绝望,关键是遇到了如何去化解和救赎。所以我和表弟是幸运的,凭借从儿时起被阅读天然浸润后的躯体和灵魂,能够面对和拥抱生活各种突发事件和不堪的境遇。不敢谈及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怎样大的贡献,至少我们都善良、坚强的活着,不曾辜负走过的每一段光阴,这又何尝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所缺少的素养? 学习之余,我去了西湖。走在蜿蜒起伏的苏堤上,敬意油然而生。今日西湖之美、名气之大,多半还要源于苏东坡传颂千古的盛名和当年对西湖的治理。苏公一生坎坷,屡遭磨难,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他却用豁达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接纳和化解了所有的不公和打压,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千古绝唱。我想侯京京在浙大读书肯定来过西湖,但他未必读过《苏东坡》,如果他也读过不同版本的苏东坡,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可能也会完成对生命的自我修复。因为“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这不仅是苏公的魅力,更是阅读的力量。 阅读和学生好比是土地和禾苗,如果我们只是凭借机械的重复和记忆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亚于忽略土地的整理而只是拔苗助长或靠注射营养液催大禾苗,这种疯狂催肥的空心教育之病态呈现已久,该用一种怎样新的教育生态来替代呢?我想至少应是绿色、有机的,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以源于内部的自驱力作为成长的动力,逐渐形成终身成长的状态,不为名次而争,只为最好的自己而活,这样才会获得幸福的人生。而实现这样的教育愿景,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必须抛弃那种短期功利的思想,让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就做好阅读的准备,让阅读成为每个人一生中不断自我修复和终身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您已经点赞过了,不能再点赞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