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娃
陕西
校长基本信息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骆峪九年制学校
陕西 西安市 周至县 骆峪镇
1977年
汉族
一级教师
【其他】九年一贯制
自述材料

脚踏实地,创地方名校 仰望星空,育时代英才 我叫黄利娃,1977年11月出生于周至县板房子镇,现年41岁。1996年毕业于陕西省长安师范学校,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1996年7月被分配至周至县安家岐小学任教。1998年至2009年先后任周至县陈河中学教师、教育主任、校长。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任周至县楼观台九年制学校副校长。2013年8月至今任周至县骆峪九年制学校校长。 拥有情怀,方能坚守。 从小生长于大山之中的我深知山区孩子求学的不易和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1996年师范毕业后,我怀着这种朴素的情感,毅然来到了距县城70余公里的一所山区小学任教。从教22年来,我走过四所学校,与山区孩子为伴,同“寄宿制”结缘。我的生活常态是周日下午到校,周五下午回家。久而久之,以校为家成为一种习惯——周内我回到家里睡不踏实,在学校单身宿舍反到能睡得实在。所以,即使有事外出,无论时间多晚,我都坚持回校,巡视校园,看着孩子们甜美入睡,方才放心。 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是山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必备的素养。 回顾22年的从教历程,我没有干啥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对教育的执着情怀和办好一方教育、造福一方百姓的决心。这期间,流汗吃苦成为家常便饭。记得在我任陈河中学校长的2003年9月的一天晚上,突降暴雨,由于学校所处地势低洼,山坡上下来的水排不急,涌入学校三个教室,致使积水近50公分,加之教室底下还有一层窑洞为师生宿舍,电闪雷鸣,又没有电,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我迅速组织教工打着手电筒,带头在泥水里挖渠、排洪,直至凌晨三点,方才排除了险情。更糟糕的是,这场雨转成连阴雨,持续了一个月,山路塌方不通,学校成了一座“孤岛”,全校一百多名师生吃饭成了大问题,我们买完了学校周边小商店里的粮油还不能维持。无奈之下只得向周边群众求助,连续十多天,我们打着伞,拉着架子车到处借粮油。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往后工作中,我从未感觉有多苦多累。所以,2017年当我带领一名教师踏着泥泞的山路,冒雨去5公里外的学生家中家访,别人认为特别艰难的事,在我这儿已是小菜一碟。作为一名校长,一定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才能凝聚人心,引领学校更好发展。2017年周至县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为了给全校师生树立一个工作标准,我主动承担了全校厕所的打扫任务,带上手套、口罩,拿起钢刷子,每个厕所逐一清洗。为了彻底清除尿池的尿渍,我拿来草酸喷洒,强忍着刺鼻的气味,从上午九点一直干到下午两点,清洗完所有厕所,给全校师生树立了一个工作标杆。这件事使师生深受感动,大家都积极主动投身到创建工作中,高标准完成创建工作各项任务。2017年11月,国检组莅临我校验收,对我校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为学校名校之路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在生活点滴中呈现。 从教20余年,面对山区孩子,面对寄宿制孩子,我深感仅有吃苦受累精神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对他们要有无尽的关爱。而这份爱心要通过对他们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呈现,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面对每一名孩子。2013年9月开学第一天早晨,一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被家长强行拉到校门口后,孩子就是不进校园,声嘶力竭地哭喊,家长束手无策,只能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见此情景,我上前抱起在地上打滚的孩子,让家长先回去。见家长走后,孩子更是哭着喊着要往回跑。于是我跟着孩子一路哄劝,与她交流,转移她的注意力,教她认识路边的花草,蹲在地上把石子当弹球做游戏,从早上七点一直到十点,通过耐心地引导,终于把孩子高高兴兴地领回学校。正是基于对孩子的关爱,自2013年8月任骆峪九年制学校校长以来,我想尽一切办法,以“给学生造温馨家园”为目标,全面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先后争取社会资金近百万元,安装太阳能,改造洗澡间,配备架子床,配发被套床单,配备餐盘餐具,装点宿舍餐厅文化,改造综合楼,解决冬季供暖,供应热水开水,发放助学金等,让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得到切实改善,让这个家变得舒适温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爱从对家乡的挚爱起步。 人的培养要有“根”,这个“根”就是人们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并由此引申为思想深处的对故土、对祖国的自豪和自信。我深刻领会这一育人方向,积极探寻骆峪人文历史遗迹,带领孩子们和相关老师,仅在2013年下半年就走遍了骆峪91.6平方公里的土地,遍访骆峪历史名胜,感悟骆峪千年文化神韵。积极组织师生交流讨论,编写了《我爱骆峪》校本教材,同时提炼出以“禹·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主题,确定了“让爱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校训,推行“做爱心教师、育爱心学生”的文化育人思路;积极开展“禹润年轮”师生成长档案活动,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师生成长足迹,制作师生“笑脸墙”,展现全校师生阳光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抓拍骆峪胜景,制作“我爱骆峪”专版,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将“禹·爱”精神贯彻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增强孩子们对家乡的认知,为孩子们心灵深处种下了热爱家乡的种子,促使孩子们自信成长。 爱在学生全面成长培养中兑现。 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教”,更要有“育”,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基于这一思路,从2003年担任陈河中学校长时,我就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组织学生开展兴趣社团活动,注重体音美等当时所谓的“副课”教学,原西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建国曾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也正是秉承这一理念,2013年,我担任骆峪九年制学校校长后,积极联系项目并多方筹措资金,迅速为学校建成了乡村少年宫,弥补了乡村孩子艺术特长发展的空白,也丰富了农村儿童贫瘠的精神世界。至目前,我校少年宫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运转模式,工作开展情况良好,成效明显,连续四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少年宫”。2018年3月,马云基金会于秀红女士等领导一行,莅临我校视察,对我校少年宫工作和社团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仰望星空,方能给乡村教育未来。 办好一所学校,务必得从孩子的视角去审视相关问题。所以,从2003年开始,每学期我至少抽出完整一天,陪孩子们从早晨7点进教室,一直坐到晚上寄宿生下自习,和孩子们一块学习,体验他们一天的学习与生活。这一天下来我全身酸痛,但这份辛苦的背后确能给我不少有用信息。让我始终以孩子的主体视角去规划、决策未来学校的发展。我深深意识到,要办好一所学校,仅有实干精神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目光,要仰望星空。为此,我充分考虑骆峪九年制学校的校情,制定了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了“创建周至县义务教育段名校”的愿景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我确立了信息化课堂建设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抓手开展工作。2013年开始,在学校还有近四十万外债的背景下,坚持每学期为一个班配备一套交互式电子白板,逐年积累,至2017年全校所有班级配齐电子白板设备,今年又启动了班级电子书包项目,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和重重困难,我始终坚持,迎难而上,设法克服种种困难,并最终挺了过来,使我校的信息化课堂建设走在了全县前列。2017年8月,我校成功举办首届电子白板应用大赛,大面积提升了学校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涌现出一批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名师,为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找准了突破口。 坚守信念,“奇迹”就会出现。 义务教育为基础教育,是为人的发展终身奠基的教育。骆峪九年制学校的孩子们在这里要度过自己求学和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段时光注定要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校长,我深感责任重大。肩负着这份责任,凭靠创建乡村“名校”的执着信念支撑,我仰望星空,坚定方向,脚踏实地,务实工作,引领学校全面发展,创造了偏远农村学校的小奇迹——把一所面临生存困境的山区薄弱学校,发展成了周边的“小名校”。目前,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获得家长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学校发展势态良好。在农村学校生源普遍流失的情况下,我校学生逐年增加,从2013年全校385名学生到今天的全校728名学生,逐步实现了乡村薄弱学校的“逆袭”。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综合评比从五年前全县倒数,到现在跻身全县中上行列。 多年的努力和辛苦付出化成了丰硕成果,骆峪九年制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先后荣获“西安市文明校园”、“西安市德育先进集体”和“周至县中考质量先进单位”、“周至县目标考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6年学校成功晋升为学区长学校,同年9月份,群众自发组织,敲锣打鼓为学校送来了荣誉牌匾。我个人的工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后勤管理优秀工作者”。

您已经点赞过了,不能再点赞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