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寿
甘肃
教师基本信息
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
甘肃 平凉市 静宁县 城川镇大寨小学
1978年
汉族
在编教师
一级教师
20年
教导主任 / 教研组长 / 班主任 / 教师 / 【其他】乡土课程实践组组长、困境儿童协助组组长
自述材料

1978年2月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直到8岁我才在我们村子里面的一个教学点上学,那时学校设备极其简陋,没有课桌,只有用土块垒砌的土平台上写字。一毛钱一张白纸裁成32K的纸,订成写字的本子,极其珍贵。平时我们在院子里用电池里面的一根石墨棒削尖在地上练习写字,只有正式作业才在纸上写,而且正反面写得不留一点空隙。就这样上了三年学,教学点撤销,在家呆了半年,我面临着失学的困境。幸好,经过父亲的努力,我得以转到邻村的小学继续学业。尽管学习基础薄弱,成绩一直不理想,但我并没有放弃。在懵懂中,我又度过了三年,1993年考上了初中,但学习成绩依旧处于班级后面。
1994年国庆节期间,一场濛濛细雨让我有了一次心灵的觉醒。那天,父亲叫我坐在热炕上学习,虽然手中拿着书本,却心不在焉。透过窗户,我看到父亲在雨中冻得瑟瑟发抖,他龟裂的双手正在编织粪筐,编成以后拿到集市上,一对筐子只能买3元钱。那一刻,突然我觉得对不起父亲,我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和责任感,我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再让父亲为我担忧。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立志要成为一名像村子里当老师那样的人: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一支笔,戴着眼镜,骑着自行车,文质彬彬。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在2000年考上了师范学院。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
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心去教育和感染每一个学生。如今的我,已经在家乡的教育战线上奋斗了20年,我始终坚持着初心,甘于平淡,让孩子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实践活动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促进每个孩子核心素养的形成。
我本来是一名语文老师,在二十是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蕴含着各种科学教育方面的素材,应该将语文教学和各学科教育相结合。
我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创建了好玩的科学工作坊和一系列乡土课程实践。以学生最为熟悉的内容搭建学习场,让每个孩子在实践中边玩边学习知识,不仅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科学、阅读写作、美术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有大发现。
激发孩子们的认知的内驱力,掌握学习的策略:利用乡土课程、主题实践“插曲”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引起关注,激发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注意和情绪状态。展示个性、体验成功——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条件,充分发现、发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是困境儿童的个性特长,因势利导,在扬长中克服缺点、弱点,走向成才,走向成功之路。校园里随时随处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个性展示台,孩子们可以通过展示台捕捉自己的闪光点,发掘自己的潜力,促进自我觉醒、自我辅导、自我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赏识自己。我校在航模社团、乡土课程、梦想主题演讲、舞蹈、二胡社团方面就大面积的考虑困境儿童,在我的的辅导下困境儿童表现积极乐观、阳光自信。


您已经点赞过了,不能再点赞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