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8年的成长历程,我很庆幸自己能经历这段用热情点亮的时光,能拥有一种温暖人生的陪伴,能坚定那份撑起乡村明天的信念,能向着光的方向,为着乡村学校朴实无华却又多姿多彩的明天,奋斗在路上!
一段热情点亮的时光
2001年7月,我毕业于大理师范学校,分配到弥渡县寅街镇勤劳完全小学任教,成为一名老师。在这个山包包上的寄宿学校里,漆黑的锅灰常常花了孩子的脸,受潮的木柴也常把双眼熏出了眼泪。可孩子们清澈的目光、用石头搭起的小灶升起的炊烟、吃着简单饭菜却幸福满足的笑脸,使我忘记了山区从教的种种不易,开始了作为一名老师的人生。白天,和孩子们在教室的黑板上演算习题;夜里,天真的小孩们总是不想睡觉,我们会一块儿唱首歌,然后进入梦乡。为了陪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不会跳舞的我硬是从光碟上学习舞蹈——《下课十分钟》,然后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孩子们。演出的那天,我们班得到了最高分,孩子们得奖后眼神中的自信和快乐动人极了,这让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渴望变得更好!
2006年9月,弥渡县第一个合校并点学校——弥渡县寅街镇大庄完小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庄、永丰、高营三个行政村的孩子都并入学校上学,我也被调入这所崭新的学校,担任六年级(2)班班主任、语文和音乐、品德教学工作。 到2014年8月的七个年头里,因学校师资紧缺,我先后从事过包括英语在内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担任过教研组长、考核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副校长。在黄沙飞旋的土场上,用坚持不懈的热情训练出了镇里最规范的仪仗队;在复杂蜿蜒的村巷里,用发自心底的真诚交到了很多很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校内校外的相处和交流中,用推己及人的爱陪伴和温暖一颗颗脆弱的心灵;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用披荆斩棘的勇气投身教学实践推动学校跨越发展。我为孩子的天真开怀大笑,为孩子的成长欢呼雀跃,为孩子的淘气伤心流泪。
从教18年来,我曾有过多次机会可以改行,可我总在最后一刻想到了乡村教育的美好和困境;也曾有过想要离开乡村学校的念头,可最后一刻,心头除了不舍还是不舍。以学校为家的18年,是一段用热情点亮的时光,每一天,我都特别充实和快乐。
一种温暖人生的陪伴
记得2009年10月的一天,我任教的四(2)班一个姓朱的小女孩课堂上闷闷不乐、神情恍惚。第一堂课,我看在眼里;第二次上课,情况仍然没有好转,我急在心里。放学后,我在孩子离校的路上叫住了她,孩子噙着泪告诉我:“张老师,我妈妈不要我了。”我心头一酸,拉着孩子回学校,一问才知道:孩子是非婚生,外县的爸爸有一个家,因为继母的刻薄狠辣,容不下她;妈妈结婚了也有一个家,因为妈妈的软弱失责,也容不下她。妈妈决定由爸爸支付一定费用,把她寄养到一个远房阿姨家里。孩子低头说话的样子,紧张到不知怎么放的小手,深深刺痛了我。“我要帮她”!我在心里暗下了决定,边安慰她边把她送回家。第二天,瞒着孩子,我找到了她的妈妈,请求妈妈慎重考虑,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让孩子留在妈妈身边长大。又过了两天,孩子妈妈没有给我答复,我再次找到她,给她看了孩子的各科作业,给她描述着孩子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取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答复。我没有放弃,一边安抚孩子一边保持和孩子妈妈的联系,终于说服了孩子妈妈,同意把孩子带到小学毕业。此后,孩子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可是,命运有时对这个孩子真的很苛刻!在孩子初一的一个周末,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张老师,是我,今天是周五,同学都回家了。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没叫我回家,我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叫我去我姑姑家,我好像没有家可以回了。”我压抑着汹涌的情绪,平静地说:“我很想你,终于有机会和你多待几天了,今天恰好想吃火锅,你快来吧。”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吃火锅、陪着孩子聊天,和孩子交流爱看的书。孩子开心了起来,坦然地述说着她复杂的家庭,兴奋地说着她初中学习的收获。几周后,孩子终于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生活,不再悲伤,专心于学业上。
只要学校有新鲜事儿,孩子都会和我分享;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和进步,孩子都会让我知道。我们彼此鼓励着、前进着。初三毕业后,孩子以很高的分数考上了大理州民族中学。高中毕业后,又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学习。高考查分、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我是幸福的分享者!
与小朱同学的相遇,是我的幸运!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发现自己,重新认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还有很多心灵脆弱甚至处于困境的孩子,也许,在乡村做老师、做校长,对这些孩子来说,将是一生的陪伴!我们的爱对于她们来说是黑暗中的一缕光线,有了这一线希望,孩子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一份撑起乡村明天的信念
2014年9月,因学校发展需要及上级工作调整,我被任命为寅街镇大庄完小校长。此前四年,我在副校长岗位上已经接触过学校的部分工作。可当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落到肩上,我失眠了。我感受到了这种信任的千钧重量,我感受到了30名同事和556个孩子们热切期盼的心跳,我感受到了当地近万老百姓那朴实的等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心灵抵达不了的距离,没有不想成功的孩子!
从走遍校园每一个角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开始,我每天行走于校园,行走于课堂,行走于田间小路上。我在课堂倾听孩子;在校园树荫下倾听孩子;在孩子回家的路上倾听孩子……对每一个孩子微笑说“你好”,竖起大拇指为孩子的成长点赞。为了让在校吃饭的100多个孩子能吃得安全健康,我向家长承诺: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我决不自己先吃饱。每天中午,在孩子们和老师用餐时,我都会到每间教室走走,找到那些家里人没来接的孩子,请食堂师傅给他(她)们做饭。待孩子们吃完饭,我会和孩子聊聊今天的饭菜怎么样,了解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对于少数吃得很少的孩子,总不免担心,常常坐下一起吃,变着法儿让他(她)们多吃一些。对于更多回家吃饭的孩子,我总是在家长会、家访和电话、短信中,提醒家长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尽力亲手为孩子做冒着热气的饭菜。孩子生病了,我都要问清情况,说几句鼓励的话。得知三年级(2)班小郭同学手术出院后不愿在家休养,再三要求回学校上课时,我呼吁全体师生一起守护这颗自强不息的心,并送上了我最喜欢的书《生命的力量》。
此外,我和同事一起行走在教学改革的路上,对每一个老师真诚说“加油”。提升教学质量,从改变课堂开始。我大胆实践和探索,在县级、镇级、校级的研讨活动中,多次示范以“学”为中心的示范课,成为县级骨干教师,引领同事们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使学校教学质量取得较大突破,受到县级表彰。我引领学校数学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梳理出具有学科特点的自主学习建议,帮助乡村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为使羞涩腼腆的乡村孩子学会合作和表达,我设计了《寅街镇大庄完小学习小组分级评价表》,引导孩子相信自己、相信同伴、相信老师,在合作与分享中共同成长。有很多孩子在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诵读比赛中获奖,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为了使学校能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我带领同事积极行动,在学校开设练字课、阅读课、梦想课,开展大课间活动,推动孩子全面发展。为了使服务区老百姓早日脱贫,保证服务区孩子无辍学,我率先行动,针对160户家庭进行多次政策宣传、数据核查、环境卫生督促整治工作。学校全体同事积极响应,老师们走进15个自然村2440户家庭,深入了解服务区人口受教育现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正做到服务于民,真正走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心里。
每当夜深人静,静谧的校园里虫鸣声声,深邃宁静的夜空美得让人感动。近5年的努力与坚守,换来了这一片安宁,守护了一个个快乐的童年。今天的孩子,他(她)们是明天的乡村建设者,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一同期待,我是幸福的!
一个奋斗一生的选择
如果说,做一名乡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那么,做一名更好的乡村教育者,是我愿意奋斗一生的选择。
担任校长的5年来,我每一天都可以听到乡村小孩如春笋拔节般成长的声音,也每天都在经历着揪心与疼痛。乡村小楼林立的背后,留守在家的都是无法离开的老人和孩子。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轰轰烈烈的城镇化浪潮,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身边没人陪伴,还有心灵的空虚和荒芜。老人们爱着儿孙,儿孙们却不知怎么爱老人,因为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他(她)们不曾学会怎么爱亲人。我不止一次经历过孩子因病请假,却没有及时就医,在家里睡觉养病的情况;也经常把放学路上孤独行走的孩子送回家。每每此时,心中的疼痛愈加深刻!我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奋斗下去,帮助她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五年,我和同事们带着乡村的孩子获得了全国少工委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表现突出奖,在2016年度全省中小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获得了弥渡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优秀奖(连续两年),弥渡县花灯民歌进校园十周年花灯集体舞(健身操)展演比赛一等奖。我校2名小学语文教师入选“大理州小学语文学术工作站”,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了县域影响力。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展现出更好的自己;这些成绩的取得,让社会和家长看到了乡村小孩的希望和乡村学校的无限可能,让乡村小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作为乡村教育者的使命,为着一个个丰满的、圆润的童年,向着那一缕微光,我希望以更有力、更强壮的姿态奋斗一生!
回顾18年的成长历程,我很庆幸自己能经历这段用热情点亮的时光,能拥有一种温暖人生的陪伴,能坚定那份撑起乡村明天的信念,能向着光的方向,为着乡村学校朴实无华却又多姿多彩的明天,奋斗在路上! 一段热情点亮的时光 2001年7月,我毕业于大理师范学校,分配到弥渡县寅街镇勤劳完全小学任教,成为一名老师。在这个山包包上的寄宿学校里,漆黑的锅灰常常花了孩子的脸,受潮的木柴也常把双眼熏出了眼泪。可孩子们清澈的目光、用石头搭起的小灶升起的炊烟、吃着简单饭菜却幸福满足的笑脸,使我忘记了山区从教的种种不易,开始了作为一名老师的人生。白天,和孩子们在教室的黑板上演算习题;夜里,天真的小孩们总是不想睡觉,我们会一块儿唱首歌,然后进入梦乡。为了陪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不会跳舞的我硬是从光碟上学习舞蹈——《下课十分钟》,然后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孩子们。演出的那天,我们班得到了最高分,孩子们得奖后眼神中的自信和快乐动人极了,这让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渴望变得更好! 2006年9月,弥渡县第一个合校并点学校——弥渡县寅街镇大庄完小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庄、永丰、高营三个行政村的孩子都并入学校上学,我也被调入这所崭新的学校,担任六年级(2)班班主任、语文和音乐、品德教学工作。 到2014年8月的七个年头里,因学校师资紧缺,我先后从事过包括英语在内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担任过教研组长、考核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副校长。在黄沙飞旋的土场上,用坚持不懈的热情训练出了镇里最规范的仪仗队;在复杂蜿蜒的村巷里,用发自心底的真诚交到了很多很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校内校外的相处和交流中,用推己及人的爱陪伴和温暖一颗颗脆弱的心灵;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用披荆斩棘的勇气投身教学实践推动学校跨越发展。我为孩子的天真开怀大笑,为孩子的成长欢呼雀跃,为孩子的淘气伤心流泪。 从教18年来,我曾有过多次机会可以改行,可我总在最后一刻想到了乡村教育的美好和困境;也曾有过想要离开乡村学校的念头,可最后一刻,心头除了不舍还是不舍。以学校为家的18年,是一段用热情点亮的时光,每一天,我都特别充实和快乐。 一种温暖人生的陪伴 记得2009年10月的一天,我任教的四(2)班一个姓朱的小女孩课堂上闷闷不乐、神情恍惚。第一堂课,我看在眼里;第二次上课,情况仍然没有好转,我急在心里。放学后,我在孩子离校的路上叫住了她,孩子噙着泪告诉我:“张老师,我妈妈不要我了。”我心头一酸,拉着孩子回学校,一问才知道:孩子是非婚生,外县的爸爸有一个家,因为继母的刻薄狠辣,容不下她;妈妈结婚了也有一个家,因为妈妈的软弱失责,也容不下她。妈妈决定由爸爸支付一定费用,把她寄养到一个远房阿姨家里。孩子低头说话的样子,紧张到不知怎么放的小手,深深刺痛了我。“我要帮她”!我在心里暗下了决定,边安慰她边把她送回家。第二天,瞒着孩子,我找到了她的妈妈,请求妈妈慎重考虑,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让孩子留在妈妈身边长大。又过了两天,孩子妈妈没有给我答复,我再次找到她,给她看了孩子的各科作业,给她描述着孩子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取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答复。我没有放弃,一边安抚孩子一边保持和孩子妈妈的联系,终于说服了孩子妈妈,同意把孩子带到小学毕业。此后,孩子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可是,命运有时对这个孩子真的很苛刻!在孩子初一的一个周末,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张老师,是我,今天是周五,同学都回家了。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没叫我回家,我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叫我去我姑姑家,我好像没有家可以回了。”我压抑着汹涌的情绪,平静地说:“我很想你,终于有机会和你多待几天了,今天恰好想吃火锅,你快来吧。”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吃火锅、陪着孩子聊天,和孩子交流爱看的书。孩子开心了起来,坦然地述说着她复杂的家庭,兴奋地说着她初中学习的收获。几周后,孩子终于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生活,不再悲伤,专心于学业上。 只要学校有新鲜事儿,孩子都会和我分享;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和进步,孩子都会让我知道。我们彼此鼓励着、前进着。初三毕业后,孩子以很高的分数考上了大理州民族中学。高中毕业后,又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学习。高考查分、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我是幸福的分享者! 与小朱同学的相遇,是我的幸运!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发现自己,重新认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还有很多心灵脆弱甚至处于困境的孩子,也许,在乡村做老师、做校长,对这些孩子来说,将是一生的陪伴!我们的爱对于她们来说是黑暗中的一缕光线,有了这一线希望,孩子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一份撑起乡村明天的信念 2014年9月,因学校发展需要及上级工作调整,我被任命为寅街镇大庄完小校长。此前四年,我在副校长岗位上已经接触过学校的部分工作。可当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落到肩上,我失眠了。我感受到了这种信任的千钧重量,我感受到了30名同事和556个孩子们热切期盼的心跳,我感受到了当地近万老百姓那朴实的等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心灵抵达不了的距离,没有不想成功的孩子! 从走遍校园每一个角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开始,我每天行走于校园,行走于课堂,行走于田间小路上。我在课堂倾听孩子;在校园树荫下倾听孩子;在孩子回家的路上倾听孩子……对每一个孩子微笑说“你好”,竖起大拇指为孩子的成长点赞。为了让在校吃饭的100多个孩子能吃得安全健康,我向家长承诺: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我决不自己先吃饱。每天中午,在孩子们和老师用餐时,我都会到每间教室走走,找到那些家里人没来接的孩子,请食堂师傅给他(她)们做饭。待孩子们吃完饭,我会和孩子聊聊今天的饭菜怎么样,了解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对于少数吃得很少的孩子,总不免担心,常常坐下一起吃,变着法儿让他(她)们多吃一些。对于更多回家吃饭的孩子,我总是在家长会、家访和电话、短信中,提醒家长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尽力亲手为孩子做冒着热气的饭菜。孩子生病了,我都要问清情况,说几句鼓励的话。得知三年级(2)班小郭同学手术出院后不愿在家休养,再三要求回学校上课时,我呼吁全体师生一起守护这颗自强不息的心,并送上了我最喜欢的书《生命的力量》。 此外,我和同事一起行走在教学改革的路上,对每一个老师真诚说“加油”。提升教学质量,从改变课堂开始。我大胆实践和探索,在县级、镇级、校级的研讨活动中,多次示范以“学”为中心的示范课,成为县级骨干教师,引领同事们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使学校教学质量取得较大突破,受到县级表彰。我引领学校数学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梳理出具有学科特点的自主学习建议,帮助乡村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为使羞涩腼腆的乡村孩子学会合作和表达,我设计了《寅街镇大庄完小学习小组分级评价表》,引导孩子相信自己、相信同伴、相信老师,在合作与分享中共同成长。有很多孩子在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诵读比赛中获奖,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为了使学校能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我带领同事积极行动,在学校开设练字课、阅读课、梦想课,开展大课间活动,推动孩子全面发展。为了使服务区老百姓早日脱贫,保证服务区孩子无辍学,我率先行动,针对160户家庭进行多次政策宣传、数据核查、环境卫生督促整治工作。学校全体同事积极响应,老师们走进15个自然村2440户家庭,深入了解服务区人口受教育现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正做到服务于民,真正走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心里。 每当夜深人静,静谧的校园里虫鸣声声,深邃宁静的夜空美得让人感动。近5年的努力与坚守,换来了这一片安宁,守护了一个个快乐的童年。今天的孩子,他(她)们是明天的乡村建设者,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一同期待,我是幸福的! 一个奋斗一生的选择 如果说,做一名乡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那么,做一名更好的乡村教育者,是我愿意奋斗一生的选择。 担任校长的5年来,我每一天都可以听到乡村小孩如春笋拔节般成长的声音,也每天都在经历着揪心与疼痛。乡村小楼林立的背后,留守在家的都是无法离开的老人和孩子。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轰轰烈烈的城镇化浪潮,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身边没人陪伴,还有心灵的空虚和荒芜。老人们爱着儿孙,儿孙们却不知怎么爱老人,因为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他(她)们不曾学会怎么爱亲人。我不止一次经历过孩子因病请假,却没有及时就医,在家里睡觉养病的情况;也经常把放学路上孤独行走的孩子送回家。每每此时,心中的疼痛愈加深刻!我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奋斗下去,帮助她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五年,我和同事们带着乡村的孩子获得了全国少工委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表现突出奖,在2016年度全省中小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获得了弥渡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优秀奖(连续两年),弥渡县花灯民歌进校园十周年花灯集体舞(健身操)展演比赛一等奖。我校2名小学语文教师入选“大理州小学语文学术工作站”,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了县域影响力。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展现出更好的自己;这些成绩的取得,让社会和家长看到了乡村小孩的希望和乡村学校的无限可能,让乡村小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作为乡村教育者的使命,为着一个个丰满的、圆润的童年,向着那一缕微光,我希望以更有力、更强壮的姿态奋斗一生!